大宋的变迁
作者:浓雾行者 | 分类:历史 | 字数:140.7万
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,版权所有侵权必究
260章 元日后的规划(中)
吴梦出了香水铺子,景灵又推着他去了一家米粉铺,铺子里生意不好,门可罗雀,掌柜的正愁眉苦脸坐在柜台里发呆。
吴梦是湖南人,对米粉自然是情有独钟,后世的什么长沙米粉,常德、津市牛肉牛杂米粉口味非凡,他想起就流口水。
吴梦进到店内,那掌柜的才惊醒过来,一瞧是吴梦,慌忙拱手作揖道:“原来是吴先生,小的失礼了。”
吴梦看了看店里的样子,知道这店生意不好,笑道:“不必多礼了,你且下碗米粉过来。”
景灵关心的问道:“先生莫非没吃午饭么?”
吴梦笑道:“某这是来教他如何下米粉好吃。”
掌柜唤开小厮,亲自上阵,使劲浑身解数,煮了一碗米粉端了上来,吴梦往碗里瞅了瞅,这是食品厂的干米粉泡发的,于是夹上几筷子尝了几口,便知道他生意为何不好,米粉弄的像煮汤饼(面条)一般,如何会好吃。
吴梦略略沉吟片刻,说道:“掌柜的,你且拿纸笔来,某家教你如何下米粉,不然你这米粉店只怕开不下去了。”
掌柜一下子兴高采烈起来,自己居然能得到吴先生的指点,赶紧拿来纸笔,竖起耳朵,只怕漏了一个字。
吴梦将牛骨头、猪头加上一些香料熬汤的法子告诉了他,然后又指点他怎么配置码子、如何浸泡米粉,最后如何用竹制的漏子烫米粉等等要诀都一一告诉了他。
吴梦最后总结道:“米粉若是要好吃,没有别的秘诀,汤味鲜美是第一的,且要保持新鲜,不要用陈汤。”
吴梦出门后又转悠一阵,感到有些累了,便吩咐车夫赶车回家休息。
米粉铺子的掌柜也是福至心灵,他当晚守着小厮们熬好了汤,翌日一早在店铺外间摆了块红纸大牌子,上书:本店米粉蒙吴先生亲自指点。
结果这一早上店里食客爆满,吃完米粉的食客嘴巴一抹,竖起大拇指道:“掌柜的,你真是有福了,吴先生指点的米粉当真好吃。”从此台湾米粉的大名逐渐在大宋传开。
吴梦不会为这小小米粉铺子操太多心思,香水生意才是大头戏,待黄雁上门,他将整理好的香水册子交给了黄雁,然后说道:“香水要用玫瑰花来提炼精油,台湾只有农场里才有玫瑰花圃,你先只管配置当前可以弄的香水,玫瑰花的种植某家交待官营农场去弄。”
待黄雁走后,吴梦吩咐守卫的厢军士兵将农场的金世明唤来,金世明正在田间察看芋头长势,听到先生召唤,骑上马飞奔而来。
进得门来,吴梦吩咐他先喝几口茶水定定神,然后道:“世明,你将那种植玫瑰花的农人派去淡水,某去信让营田司拨给你一百亩地,全部种上玫瑰花,以后还要扩大,每年将玫瑰花收上来粗加工后送到基隆,由香水作坊来提炼精油。再过几年你们也要成家立业,一定要好好种植,把你们娶亲的钱财赚回来。”
金世明感激道:“多谢先生抚育我等长大,还要替我等操心终身大事。”
吴梦笑着敲了一下他的脑袋道:“你们是孤儿,某与大师不操心谁来操心,快去吧,琢磨下让罗会和易中明谁去主持此事为好。”
金世明领命去了,吴梦舒了一口气,这又弄了个产业,现在就安心等待赵恒的批复了,台湾自行铸钱许多事情就好办多了,比如纸币就可以用储蓄卷之类的慢慢来过渡。
台湾岛还有一样重要的自然资源便是水鹿,水鹿在台湾岛没有天敌,成群结队,只要适量捕杀便不会绝种,以前的鹿肉是美食,而鹿皮是副产品,百姓们都把鹿皮做成袍子穿,有多的还缝制成了被子,可是这鹿皮未经鞣制风干后便硬邦邦的,实在不舒适。
鹿皮柔软,结实,美观,,耐水,抗高温可达120度,耐低温效果更佳。远强于羊皮,可制成皮衣、皮靴、皮垫,鹿皮的手感极佳,长久使用后有鹅绒般的触感,可谓是极高档的兽皮。
所以现在应该硝制鹿皮,制成鹿皮袍子,鹿皮靴子,便成了玻璃、粉条、搪瓷缸、火柴之外可拓展的民用工业。
现在的台湾,必须有造血的功能,吴梦寻思还是要努力赚钱,早日把钱还给丁大胜。
台湾有朝廷三司从成都府发过来的硝石,吴梦发现其中既有火硝又有芒硝,芒硝为天然硫酸钠提制而成的棱状或长方形结晶体,两端不整齐,大小不一。
火硝系含硝石矿物及硝土提炼而得,为白色玻璃状柱状结晶或块状。只有火硝提纯后才能制作火药,而芒硝可直接鞣制皮革,或制作纯碱,纯碱也可鞣制皮革,也可制作洗衣粉。
不管如何芒硝有了,鞣制皮革便可行,吴梦便去了州衙,请燕肃发布通告,招募会鞣制皮革的百姓。
燕肃诧异道:“先生,鞣制皮革在下虽然不懂,但也知道需要芒硝,台湾现在没有芒硝啊?”
吴梦道:“燕知州,三司不知道怎么搞的,从四川调派的硝石又有芒硝又有火硝,芒硝要弄成火硝麻烦的很,这些官员也真是太不懂行了。”
燕肃哈哈大笑:“某虽是文官总也懂得做火药便是火硝,这芒硝如何可用?”
听到有了芒硝,燕肃便叫来书办,吩咐张榜出去招募皮革匠人,他考虑的很是周全,一并招募会制鞋和缝制皮袍的工匠,男女不限。
说来也巧,村子里头还真有一对夫妇会弄这玩意,男人叫李十二郎,浑家周氏,来自于陕西路,两人祖上便是做皮袍和皮靴的。
党项入寇时作乱后便逃离了家园,随着流民来到开封,可他们在开封没有用武之地,听说江南富庶,便又沿着运河南下到苏州谋生。
正巧碰上丁大胜招募前往台湾屯田的百姓,夫妇俩身上的银钱已经用光,还带着一个六岁大的孩子,只得应募来到台湾。
刚来的半年什么苦都吃了,夫妇俩分开住在集体寝室,孩子蒙学,男人开荒垦田,女人压蜂窝煤、做饭,累得像条狗,两夫妇一见面便互相埋怨,不该来到这蛮荒之地。
等到前年粮食丰收,年底又盖上了两间瓦房和一间小灶屋,现在吃喝不愁,官府收的地租仅仅三成,两夫妇又高兴的初一十五烧香拜灶神,求神仙保佑如今的好日子能岁岁年年。
щшш★ тTk án★ C 〇
这一日黄昏时分,孩子从村学回来,蹦蹦跳跳回到家里,见到母亲周氏便沾沾自喜道:“娘,今天村学的先生夸我算术学的好。”
周氏满面笑容的看着儿子,慈爱的摸摸他的脸:“我儿好好蒙学,将来考个进士郎。”
孩子满脸自豪的说道:“孩儿定然如母亲所愿。”
他却不知大宋天下几千万人,三年一次的省试才录取几百人,当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哪有那般容易。
周氏温言道:“你好好温书,娘去做饭,你爹快回来了。”
说罢便向灶屋走去,饭还未做好,丈夫便挑着一对箩筐回到家中。
一家人上桌吃饭,晚饭倒也简单,白白的大米饭加上用豆油炒的两个素菜,如此的生活在大宋已是小康水平,有菜有油有大米饭,大宋本土不少百姓还吃不上这么好的饭菜。
李十二郎对浑家说道:“娃他娘,今日某随里正前去衙门交粮,见衙门贴了布告,便央求里正读了一遍与我听,衙门招募皮革匠,每月给钱四贯,男女都要,娃他妈,你我二人前去每月可得钱八贯,做的好了还有赏钱,这可是天大的好事。”
周氏先是一喜,然后又神色凝重的说道:“娃他爹,虽是好事,若是做的不好官府不要咱们了如何是好?”她是再也不想过那颠沛流离,吃了上顿愁下顿的生活。
李十二郎道:“娃他娘,官府早就公告过,凡台湾户籍人士,一旦不想务工者便可返村种田,保证人人有田种,有工做。”
周氏点点头道:“既如此,明日娃子上学,我二人便去衙门看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