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码手机阅读

天翻地覆六十年首卷

作者:蓟州人孟凡生 | 分类:历史 | 字数:8.4万

第三节 老县城的街道

书名:天翻地覆六十年首卷 作者:蓟州人孟凡生 字数:8289 更新时间:2024-10-11 10:54:44

第三节 老县城的街道

蓟县老城里的街道有许多条,长的短的宽的窄的都有。过去城里人的习惯称谓是,把官府办公的衙门和官员居住的府邸门前的道路称为“街”,把两侧既有居民住宅也有商家店铺的道路称为“大街”,把两侧仅有老百姓住宅的道路称为“胡同”。

据《蓟县志》记载:明朝洪武年间,城内主要街道以鼓楼为中心,向东的大街称文昌街,向西的大街称武定街,向南的大街称太平街,向北的大街称拱星街。除四条大街之外,城里还有30条小街道,也称某某胡同。到民国年间,为了表示反对封建文化,县政府决定把文昌街改称东大街,把武定街改称西大街,把太平街改称南大街,把拱星街改称北大街。

经过六百多年的发展,老城垣内的房屋增加了许多,也形成了一些新的胡同,可是主要街道的布局没有太大的变化,到1980年以前,还是以鼓楼为中心的四条大街。这四条大街在明清时代的文雅名称,大部分人已经不知道了,大家的习惯称呼就是以鼓楼为中心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了。

由鼓楼至东门脸(东城门)一段称东大街(现称文昌街),鼓楼至西门脸(西城门)一段称西大街(现称武定街),鼓楼至南门脸(南城门)一段称南大街(现称渔阳南路),鼓楼至北仓廒一段称北大街(现称渔阳北路)。

除了城墙圈里面的大街之外,城门外还有西关厢大街和南关厢大街,东关厢由于居民较少,过去没有形成大街。

老城里的胡同很多,大约有几十条。每条胡同都是以本胡同知名度较高的庙宇、公用设施、或大户人家的姓氏为名称的,如龙泉庵胡同、张相公庙胡同、岳家胡同、侯家胡同等。

由鼓楼前十字路口到南城门为南大街,南面有两个十字路口,北面的俗称“中街口’,南面的俗称”下街口”。

中街口(现在的中医院北)的东面是“三府横胡同”(现改称“三府街”),直通南北向的“龙泉庵胡同“(现改称”昌南路”)。往西是“南四眼井胡同”,直通南北向的“塔东胡同”。

下街口(现在的工业局南侧)东面的是“龙泉庵西胡同”,与纵向的“龙泉庵胡同(昌南路)和东侧的横向“龙泉庵东胡同”相通。下街口西面是“白塔寺胡同”(现改称“白塔寺街”),直通西城南部墙根的白塔寺,现在已与城外的津围公路相通。

在临近南城门的路东(南楼商场后面),是“南门东马道”,往东直通南城东部墙根,现在成了一个小胡同。与之相对应的是街西的“南门西马道”。因为“马道”本来是指城门两侧既可走马又可行车的斜坡登城墙的砖道,但人们习惯的把城根下地面连接马道的土路也称为“马道”,这样“马道”就成为地名了。因为城墙根下本来是没有民宅的,城墙被拆毁后,“马道”两侧逐渐盖满了房屋,于是就形成了小胡同。

由鼓楼前十字路口到西城门为西大街(现改称“武定街”),街上没有相对称的十字路口。

西大街北面有两个大胡同,西面的是“石门坎胡同”,往北直通“文庙胡同(文安街)”,并与城隍庙大院(现在的文安街派出所)门口遥遥相对。东面的是“北四眼井胡同”,往北直通“文庙胡同(文安街)”。

西大街南面本来有一个大胡同,两个小胡同。中间的大胡同(商业职工医院西),称为“塔东胡同”,往南直通南城西部墙根,现已与城外的人民西路接通。两个小胡同,东面的小胡同称为“星星石胡同”,位于西大街与四眼井胡同之间。也就是现在的梅花楼小区及北面的鑫龙商城里面,胡同南口正对着林家胡同(现在的中医院西侧医院家属楼院墙大门口)。星星石胡同北面有两个出口,东侧一个出口在路北的四眼井胡同的斜对面,西侧的出口与路北的老爷庙(现在的旅游局)大门相对。星星石胡同在西大街改造中已消失。

塔东胡同西面的小胡同过去称“西门南马道”,后改称为“塔西胡同”,直通西城南部墙根。“西门北马道”的地段,没有民宅,没形成胡同,解放后被蓟县文化馆(后改为局)圈进独乐寺大院内,文化馆及下属的图书馆、电影队、皮影社、评剧团及后来的文物保管所都在这里办公,贴近西城墙的空场地曾经是露天电影院。

过去的北大街是从鼓楼门洞穿行的,从鼓楼往北到北仓廒(后改成北操场)是北大街,城墙北面没有城门,城根下有座真武庙,庙内有两棵千年古柏,每棵树四个大杈,俗称“二柏单八杈”。

过去北大街路西只有两个大胡同一个小胡同。南面的大胡同是“侯家胡同”,直通独乐寺后西城墙根。北面的大胡同是“文庙胡同”,现在称为“文安街”,直通城隍庙前的西城北部墙根。中间的小胡同是“钱家胡同”,位于北大街与南北向的“北四眼井胡同”之间。现在城关一小后半部与渔阳中学前面的“迎宾西路”,过去是一片荒地和果树园。

北大街东面过去也只有两条街,南面的在县衙门前边,现在称为“府前街”(县政府前边),北面的在广福寺和鲁班庙前边,现在称为“府后街”(一中前边县政府后边)。这两条街都位于北大街(渔阳北路)与新鼓楼胡同(府东路)之间。

现在蓟县一中北门外的“迎宾大街”,过去既不是“胡同”,也不是“街”。因为这里没有住宅,只是广福寺后面的一大片空场地,俗称“北仓厫”。“北仓厫”前边有一条从北大街通往“钱局子”和“上庵”(现在渔阳宾馆处)的小土道。

由鼓楼前十字路口到东城门是东大街(后改称文昌街),从鼓楼往东第一个路口(邮局东面)是十字路口,过去这里有一座比西面鼓楼建的晚的魁星楼,俗称“新鼓楼”。它位于十字路口正当中,东西街和南北街都从新鼓楼基座的门洞中穿过,日伪时期被拆除。十字路口北面的大胡同称“新鼓楼胡同”,现在改称“府东路”,往北直通“北仓厫”(迎宾大街)。因新鼓楼路口南面的街道两侧均无民宅,往南十几米外就是一个集贸市场——猪市(邮局南部),也不算胡同。

再往东边的路北有一个大胡同,也就是原物资局西侧的那条大胡同是“大蒋家胡同”,往北直通“钱局子”和“上庵”(现通迎宾大街),现改称“宾昌路”。再往东边的路北原物资局与农业局之间的小胡同是“小蒋家胡同”,往北直通“王家菜园胡同”(现在的城关小学东北隅分校前面)。

再往东面路北水务局和工经委之间的小胡同称为“小间道胡同”,往北直通“王家菜园胡同”。

临近东城门路北的小胡同称为“东门北马道”(世纪商厦东侧),往北通东城北部墙根。与其相对的是东大街路南的小胡同“东门南马道”,往南直通东城南部墙根。

在与“小蒋家胡同”斜对面的路南有一条大胡同,原名“龙泉庵胡同”,往南直通南城东部墙根,现在改称“昌南路”,已与城外的人民东路相通。

东大街路南武装部东边,还有一条不足二米宽的小胡同是“三道弯胡同”,向西、向南、再向西拐三道弯可到龙泉庵胡同(昌南路)。

老县城除了以上大街及与其相通的胡同外,在胡同与胡同之间,还有许多小胡同。有宽有窄,长短不一,名称各异,如药王庙胡同、南城根胡同、米市胡同等等,很难都说请,故不再赘述。

南、北、东、西“马道”,之所以未加以“胡同”二字,是因为解放前这里没有民宅,只是地名,算不上“胡同”。后来两侧建起了民宅,形成了胡同,人们还习惯称其为某某“马道”。

蓟县城里的东西大街,自古就是北京到东陵和山海关的必经之路,而从天津到承德,也是从南门进城,从西门出城再往北去的。所以,老县城里的大街是比较宽的。街道的主路路面大约有六米多宽,可供两辆载重四吨的解放牌汽车互相错车。主路两侧各有一米来宽、半米多深的石砌排水沟,每年腊月都要清理一次。主路路边,排水沟沿上(不是门口的地方)还栽种了国槐树。排水沟外是两米到三米多宽的辅路,辅路上的人可以对面行走。辅路外边是房屋或者院墙,两旁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大约十几米。现在的武定街(西大街)就基本保持了原来的宽度,只是把过去的主路、排水沟和辅路都连成一体了,武定街上现存的几棵粗大的国槐树,还是西大街改造之前保留下来的,石门坎胡同前面街道南北两侧槐树之间的距离(包括树干在内),就是过去主路的宽度。槐树外面才是排水沟和辅路。不过以前南侧的建筑物墙基并不都在一条直线上,辅路的宽窄度不一样。西大街改造后,有的门市部前面的台阶,也超越了过去排水沟的界限。

在各商家店铺的门前或大宅院的门口,都有用长条石板架在排水沟上的小桥,小桥的宽度比门口的宽度略大些。另外,在各商家店铺的临街屋檐下,还设有与辅路宽度相当的类似走廊的木制“雨搭子”。下雨时,街上的行人可以在“雨搭子”下面避雨。另外,在各店铺门外的主路边上,还竖立着一人多高的路灯杆,灯杆顶部是玻璃匣子,里面是麻油灯。每到晚上,各店铺都把门口的路灯点着,一方面方便街上行人,更主要的是为自己招揽晚间的顾客。

城门外三个关的大街宽度也和城里差不多,现在西关大街从东风宾馆西侧到渔阳建工集团之间的路段的主路,还是过去的老街道的宽度,西关村的居民大多居住在街道两侧。东关大街和南关大街都不像“街”而更像路,过去的东门外大街与现在不同,现在新街道的路北是崔店子村和东北隅村的民宅,路南才是东关村的民宅。过去东门外大街走向是朝东偏南的方向的,东关村的居民大多居住在路南。过去南门外大街走向与现在一样,但南关村的居民住宅大多在这条街道的西侧,路东只有一个大车店和一所古庙改成的小学校。现在南关村十字路口以西的街道的宽度还是过去的老样子。

与现代化城市相比,老县城的街道当然太狭窄了,不过在当时还是适应的。因那时城里人口少,机动车基本没有,主要运输工具是胶皮大马车,而且也不多,自行车更没有几辆,所以没有交通阻塞和拥挤现象。1956年以前,每年正月十五那天,全县各村的“花会班子”,都来城里汇演,俗称“走会”。这天早晨大约有三四十“拨”(俗称一个花会班子为“一拨”)会班子都到北仓厫(一中大操场)集合,然后从鼓楼前面开始分成三组,每组十几“拨”,分别在东、西、南三条大街上“扭会”。上午、下午、和晚上轮换走遍三条大街。

那时街上的店铺和机关单位,都在自家门口的小石桥上摆好点心桌,上面的盘子里摆上点心、茶水、和开包的散烟卷(以免整盒拿走)。会班子过来后,只要见到门口摆点心桌的,就停下来扭一阵子。然后休息一会,演员们喝茶吃点心抽烟卷,有时吃不完,那个扮演“傻小子”的演员,就把剩下的点心和烟卷都装进肩上背的褡裢(俗称“上马子”,一种粗帆布制作的中间开口,两侧装物的长条布袋)的口袋里。上一拨“花会”走过之后,店铺主人再添续茶水点心和烟卷,准备给下一拨“花会”用。

走会时的中午饭和晚饭都是饭馆供应的份饭,估计饭钱可能由县里开支。晚上表演时演员们在帽子和头饰上都有个闪亮的小电珠(电池带在身上),打旗的有提灯(马灯),各店铺门口有点灯油的路灯和新挂的灯笼(点蜡烛的),看着也很好。只是晚上观众少些,因远处村庄的观众不来了。

那时大街的主路上只有花会班子,没有观众围着。观众自觉地都站在街边排水沟的外面辅路上观看,只站两三排,也不拥挤。店铺的人坐着或站在点心桌旁边看,也有的街旁居民在自家院子里站在凳子上隔着院墙看。总的说秩序很好,没有拥挤现象。

蓟县城里的街道过去都是沙石白灰与黄粘土夯实的混合路面,路基是比较坚硬的,不像城南平原道路那样有很深的两道“车辙”(木轮铁瓦车轧出的痕迹),下雨天也不会踩两脚泥。所以路面还算平坦的。据说满清年间,每年清明节前后,皇帝、娘娘们去东陵上坟,来回都从蓟县城里经过。

老百姓把皇家上坟的队伍称为“皇差”,城里的独乐寺、广福寺、上庵、龙泉庵、西关的天仙宫等地,都是“皇差”午休或者夜宿的处所。每年“过皇差”之前,官府就组织民工用所谓“清水泼街、黄土铺地、碾压夯实”的方法,把城里城外的道路修整一遍,为的是避免大队人马经过时车辆颠簸和尘土飞扬。

“皇差”经过时,城里的老百姓要像过节一样,穿上干净的衣服,在大街两旁“跪迎”,并要山呼“万岁”的口号。所谓“跪迎”,就是让老百姓头朝外跪在大街旁边,不许站起来也不许转身,当然可以扭头观看。

跪迎的老百姓其实只能看见那些打着旗罗伞扇、举着金瓜斧钺的仪仗队和持枪垮刀的警卫队,以及跟在龙车凤辇旁边的太监和宫女们,根本看不到坐在车辇里的皇帝和后妃们。

据说为了使“皇差”队伍步伐整齐,队旁还有个敲梆子的官员,类似现在“嘟、嘟”的吹哨子或喊“一、二、一”的口令,使全队人员步伐整齐又威严。

过去,由于交通工具落后,路上车辆行人每过几十里就需休息餐饮方便,所以国家的公路都需要穿城过镇。那时从北京到唐山、山海关、沈阳的公路,都是先从西边十三公里外的邦均镇街里穿过,到蓟县城里的鼓楼前十字路口后,有两条路可选。一是从东大街出东城门再向东走十八公里,从马伸桥镇街里穿过去,经遵化县城再分路去山海关、沈阳或者唐山;二是从鼓楼前向南拐,出南城门向南走八公里到溵溜镇。从溵溜镇街里穿过去,再向东拐,走八九公里到别山镇。从别山镇街里穿过去,再奔玉田县。到玉田县城再分路去唐山或山海关和沈阳。

民国年间和新中国成立后,因为城里的大街还是国家级公路的一部分,所以虽属沙石路面,但质量一直是很好的(改革开放后蓟县才有沥青路面)。

八十年代以后,国家又把京沈公路延长为京哈(至哈尔滨)公路,并且在蓟县境内截弯取直,从邦均镇、溵溜镇和别山镇的南部开辟一条新路(注),一直到玉田县境内去了。但是,津承公路(以后又延伸为天津至围场的津围公路)和邦喜(蓟县邦均至迁西县的长城出关口——喜峰口)公路,还是要从蓟县城区的外环路交叉而过的。这样一来,老县城里的街道,就从国家公路中分离出来,纯粹属于城市街道了。

谈到老县城的街道,还要说一下街道上的牌坊。牌坊,老蓟县人也称之为“牌楼”,大概是因为它和过去的楼房相似,也有斗拱结构的大檐和雕梁画柱的顶部。过去鼓楼前十字路口的东、西街口,各有一个牌坊,与现在鼓楼广场上的东西两个牌坊的位置间距相比,距离要小的多。因为过去的街口东西向宽度还不如鼓楼基座大,所以东西牌坊的间距也就和鼓楼基座的长度差不多。牌坊的大小和现在鼓楼西侧武定街(西大街)的牌坊差不多,因为武定街的宽度和过去一样。

在鼓楼南面的南大街中街口北侧,也有一个牌坊,位置和现在鼓楼广场的南牌坊一致。大小也和现在武定街口的牌坊差不多,也是三门四柱形状,中间的大门在主路上,排水沟和辅路在两侧的小门里。只是东大街(文昌街)口和南大街中街口的牌坊不如现在鼓楼广场的东牌坊和南牌坊宽大,因为那时的街道没有现在这么宽。

另外,在西大街的石门坎胡同口也有一个牌坊,和现在新建的牌坊的位置相同、大小样式也差不多。在北大街路西文庙胡同路口,也就是文庙(孔子庙)大门东侧也有一个牌坊,大小与路口相当,样式都相同。

城内街道上的牌坊就这几处,现在武定街西街口的牌坊,过去是没有的。不过有些庙宇的院里门外,也有牌坊,但不是街道上的了,不再介绍。

过去的牌坊与现在的几座牌坊建筑风格是一样的,都是石梁石柱斗拱飞檐,彩绘梁面。不同的是,过去的牌坊大梁和柱子是方形灰白色的长条花岗石,石面上不刷油漆。只在梁框中间的匾额部位和斗拱飞檐上油漆彩绘。在牌坊顶部的下侧,也就是在石柱的肩膀处,前后各有一条和石柱宽度厚度相似的斜向石柱,使牌坊的顶部固定在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根组合石头柱子上边。这种建筑结构斜柱和现在的电线杆斜拉线似的,对中间直立的主柱有非常强的固定作用。在石柱的下部,前后两侧各有一块露出地面一人来高、上面三四十公分宽、下面五六十公分宽,与石柱厚度相同的半梯形“夹柱石”。“夹柱石”的下部与石柱一起深埋地下,上部用大铁箍固定成一体。“夹柱石”与石柱紧贴的直角侧面是平的,互相之间严丝合缝。梯形侧面和上面的棱角是圆滑的,左右两侧雕刻图案花纹。

现在新修的牌坊,柱子是用钢筋水泥做的圆形红色油漆仿木柱子,梁上部位全部油漆彩绘。现在的钢筋混凝土柱子抗震能力很强,两侧也没有必要在配置斜拉柱来支撑了,使牌坊显的秀气多了。除石门坎胡同口的小牌坊还是用“夹柱石”夹圆柱(不是严丝合缝)外,其他几个牌坊的柱子的下部,都是用汉白玉做的“抱柱石”包裹。当然也是下部深埋地下,上部用铁箍固定。总的看,现在的牌坊比过去的要漂亮多了。

解放前老县城里街道虽多,但与城外官道相通的只有三个城门处,而且要经过瓮城门洞,城门洞本身就比街道窄,还要拐个一百八十度的弯,看起来很别扭。解放初期,可能是县里财力所限,无力整修。1955年后,经济发展了,就逐步对城里的街道进行了改造。

首先是拆除了城门洞和瓮城,扒开比街道还宽些的城墙豁口,道路截弯取直,看起来顺畅多了。

二是公私合营以后,私家的小店铺取消了,沿街修建了大商店、大饭店。以前各家店铺门前屋檐下的“雨搭子”和门前的路灯杆,也都拆除了。

三是大商店大饭店的门前、窗前的排水沟,都用石板或水泥板盖上了,辅路主路连在一起。这样一来,整个街面就显得比过去宽敞、豁亮了。

四是架设了路灯,1958年,最先在南大街铺设了水泥路面,路旁架设了高大的路灯杆(用南关水电站发的电)。1960年以后,县里接通国家电网,四条大街全部安装了路灯。后来又逐渐都改成水泥路面。不过,变化最大的,还是七十年代后期。

七十年代后期,城区向外扩展,在城墙顶上和城墙外边建起了不少机关单位、家属宿舍和农民的宅院,城里的许多胡同都延伸到城墙圈外。1976年大地震之后,先对南大街实行拓宽改造,搬迁了街道两侧的十几户居民,拆除了街面上所有的临街房屋和店铺。大街的主路面扩展到二十米,修建了地下排水管道,两侧辅路一般三四米宽,有的店铺门前还留有很大一片停车场地。如1980年在南大街路东修建的影剧院,门前就是一大片停车场,这就为二十多年后修建鼓楼广场,预留下了空地。

后来,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,城里的人口和汽车越来越多,于是对东大街和北大街也先后进行了拓宽改造。东大街的主路约十六七米,虽不如南大街宽,但是辅路面很宽,整个街面的宽度比南大街还要大。

1984年后,县里为发展旅游业,又把西大街改成了古建筑街。本来西大街和其他大街一样,都是普通的民宅和解放后修建的新式商业店铺,只有独乐寺保存了原来古式豪华型建筑。改建后两侧房屋全部变成了雕梁画柱的豪华型古式建筑,但是整条街的宽度基本没变,有的地段比过去还窄了。独乐寺的院墙位置没变,但是山门前的影壁墙向南移动了三米左右。过去的影壁墙是在路南排水沟北面的,影壁墙前边三四米外是民宅(过去的何家大车店),现在影壁墙前面是一片空场。

尤其是北大街的改造动作更大,把鼓楼两侧的建筑物都拆除了,使原来从鼓楼门洞子穿行的街道,变成从鼓楼基座两侧绕行,大大增加了行车流量。北大街不仅修建了十六七米宽的主路和三四米宽的辅路,还在鼓楼后面和路西修建了小花园,摆设了座椅,供行人休息。只是由于要对北段路旁的鲁班庙和孔子庙的文物遗址进行保护,所以,文庙胡同(文安街)和府后街以北,一中和一小两个学校之间的的街道没有拓宽。但已把北面一中学校后北仓厫前的道路一直延伸到东城墙外边,与早修的东风路连在一起了,称为“迎宾大街”。

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后,为美化县城,增加人们的文化活动场地,2003年11月至2005年5月,县里又把南大街的北段改建成鼓楼广场,修建了广场地下商场和地上喷泉池。2009年后,为方便交通,又挖开西北角的老城墙,把三八水库大坝由直改弯,把迎宾大街延伸到城西的津围公路上。这样,老城里的四条大街,就完全改变了旧模样。

其他街道和胡同中,只有邮局东侧文化市场和南侧“三府街”西段的技术监督局,在新建的临街楼房前面留下了很大的门前空地,使街道看起来显得宽了。别处的街道,总的看宽度没有变化,有的地段不但没有加宽,反而因路旁各户房屋地脚盘的增高,在街道的路面上建造高大的台阶,使路面变窄了,但是路面面貌及两旁建筑,也都有了显著改变。

以前,三关四隅各村的路面杂七杂八,有泥土路、有水泥路、还有规格不一的方砖路。后来,城关镇统一施工,把老县城里的所有街道、胡同都铺设了水泥路面,这就使老县城的大小街道都变得更美观了。

注:《蓟县志》记载:1958年11月,开展以“直、平、宽、实”为标准的公路大修工作,并且把北京至唐山的公路“南移”,避开邦均和蓟县城,从白涧村南侧、邦均镇南侧、洇溜镇南侧和别山镇南侧进入玉田县境内。全线长30.15公里,都是砂石路面。从北京至唐山的货运汽车可不再穿行邦均镇、蓟县城、洇溜镇、别山镇了,但是客运汽车为方便旅客,还是走原来的老道。1975年后,蓟县逐渐在邦喜公路和津围公路的主要路段铺设沥青路面。所以在1978年以前,这条京唐公路“南线”路因车辆较少,又是砂石路面而鲜为人知,类似县里的“小公路”。1984年定名为“京哈公路”后,进一步截弯取直,从三河县界至玉田县界缩短为28.92公里,而且全部是沥青路面,这条路才被大家认为是“国道”了。